欢迎来到弘毅网!

文章列表

创业教学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创新 创业总库 > 教学实训 > 创业教学 > 正文

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

时间:2021-06-25 11:28 作者:飞扬 来源:媒体 人气:

  【编者按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,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、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。2015年5月8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5〕36号,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明确九大改革任务、30余条具体措施,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、教育教学体系和体制机制障碍,加快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、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。

改革的总体设计

 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。制订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,修订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和博士、硕士学位基本要求,明确本科、高职高专、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,使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。

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。一是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。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,完善学科专业预警和退出管理办法。二是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。深入实施系列“卓越计划”、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,建立校校、校企、校地、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。三是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。鼓励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,探索建立跨院系、跨学科、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。

 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。一是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,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,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。二是加强专门课程建设。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、学科前沿、创业基础、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,推出一批慕课、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创新创业教育开放课程。组织学科带头人、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。

 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。一是广泛开展启发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教学。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,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,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,激发创新创业灵感。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。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,破除“高分低能”积弊。

 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。一是实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。各地区、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,开放情况纳入各类研究基地、重点实验室、科技园评估标准。二是拓展实践平台。鼓励各地区、各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、大学生创业园、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。三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。扩大覆盖面,促进项目落地转化。

  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。一是设置创新创业学分。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,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、发表论文、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,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、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。二是实施弹性学制。放宽学生修业年限,允许调整学业进程、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。

 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。一是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。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,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。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,聘请知名科学家、创业成功者、企业家、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,担任授课或指导教师。二是加强培养培训。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、课程轮训、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,建立相关专业教师、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。

  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。一是建立健全创业指导专门机构。做到“机构、人员、场地、经费”四到位,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、全程指导、一站式服务。二是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。完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,建立地方、高校两级信息服务平台,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、市场动向等信息,做好创业项目对接、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。

  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。一是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。鼓励社会组织、公益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。二是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,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、合作转化、作价入股、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,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。三是深入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。落实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,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。

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

(责任编辑:君航)